光遠新材“較勁”電子玻纖:紅旗渠能修好,項目也一定能干好!
發布時間:
2022-11-11
紅旗渠帶給林州人許許多多影響,尤其是,他們變得樂于“較勁”。和自然環境較勁,和擺在面前的困難較勁,也和自己較勁,這些“較勁”,成就了林州。
編者按:10月28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河南安陽林州市紅旗渠紀念館時提到,紅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脈相承的,是中華民族不可磨滅的歷史記憶,永遠震撼人心。
紅旗渠,是黨和群眾用十年春秋書寫的不朽史詩,而對于企業家而言,創立一家企業,也是在建設他們心中的“紅旗渠”,他們也曾經歷艱難險阻,經歷重重危機,并靠初心和信念跋涉至今。
頂端新聞·河南商報推出《渠水長流見發展——安陽企業的紅旗渠精神》專題報道,將鏡頭對準安陽,采訪當地頭部企業掌舵人,請他們講述,他們所理解和實踐的“紅旗渠精神”。
頂端新聞·河南商報記者 郝瑞鈴/文 受訪者供圖
紅旗渠帶給林州人許許多多影響,尤其是,他們變得樂于“較勁”。和自然環境較勁,和擺在面前的困難較勁,也和自己較勁,這些“較勁”,成就了林州。
生長在紅旗渠畔的企業——河南光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(下文簡稱“光遠新材”)也是一家擅長“較勁”的企業,從公司注冊至今十多年光景,斗爭刻在基因里,從設備,到技術,從人才,到市場,他們從重重困難跋涉而來,奔著光明未來而去。
頂端新聞專訪光遠新材董事長李志偉,為我們講述光遠新材如何靠著“較勁”創造產業奇跡。
光遠新材“較勁”電子級玻璃纖維
上個世紀70年代,紅旗渠建設完工,這條“人工天河”除了給林縣帶來了充足的水源,也帶來了幸福生活的盼頭,重要的是,在往后很長一段時間里,林縣人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鼓舞,仿佛從前被惡劣生活環境困住的主觀能動性,突然間得到了釋放。
日子越好,就越有和困難較勁的信心。90年代,市場經濟的浪潮打來,有不少心有抱負的人躍躍欲試,靠著“較勁”,還真的成就了不少傳奇人物。
李志偉的父親李廣元就是其中一個,他靠著自力更生,硬是帶著一家鐵匠鋪在鋼鐵行業闖出名堂,成立鳳寶集團,成為安陽產業發展的一個標桿。
李廣元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,從6間草棚里的3盤鐵匠爐,到現在的現代化綜合性集團公司,鳳寶集團靠的,就是“紅旗渠精神”的引領,“紅旗渠精神已經植根于集團上上下下,成為企業文化的魂。”
如今,接力棒來到李志偉手中,他坦言,從小耳濡目染,父輩自力更生,艱苦奮斗的精神一直感染并鼓舞著他。
2010年,李志偉從部隊轉業,斗志昂揚,想像父親一樣成就一番事業。
“最初我就想找一個投資強度大、技術門檻高、產業鏈可延伸的項目。”李志偉坦言。2011年,新公司注冊,瞄準的是太陽能相關領域,取名“光遠”,象征光明遠大,前途似錦。
在將近兩年的仔細調研和評估之后,李志偉放棄了太陽能領域的項目,而是做出一個在別人看來頗為大膽的決定:投產電子級玻璃纖維。光遠新材正式出世。
12個月一期項目建成投產,跑出業內“光遠速度”
電子級玻璃纖維又叫“電子紗”,是玻璃纖維紗中的高端產品,單絲直徑不超過9微米,紡成“電子布”可以用于制造印刷電路板,并進一步應用于各類電子產品中,小到計算器、手機,大到計算機、軍工、航天系統都要用到印刷電路板。
在當時的林州,要做這樣一件技術門檻高、投資金額高、回報周期長且國內試水者寥寥的事情,難度可想而知。用李志偉的話來說,他所遇到的境況,是“要人沒人,要設備沒設備,要原料沒原料,要市場沒市場”,甚至,連對支撐工廠正常運轉的水電氣基礎設施都是一個全新的考驗。
“當時這個行業主要由美日韓等國企業高度壟斷,中國臺灣有部分企業走在前列,光遠新材作為一家民營企業,想做這樣一件填補行業空白的事只能是沒有條件,創造條件。”李志偉說。
李志偉和自己較勁,輾轉多地后,他們終于購得國外先進的拉絲機,并搞定了原料難題。
“最要緊的還是人才問題。”李志偉求賢若渴,想要組建一支技術力量雄厚的團隊,在行業協會、設計單位等各方的牽線搭橋下,他認識了國內電子級玻纖行業領軍人物寧祥春。
幾番招兵買馬,從無到有,李志偉和寧祥春終于有了自己的隊伍,開始投入創新研發。
2013年10月16日,光遠新材一期電子紗項目正式投產,從開工建設到投產僅僅用了12個月,“當時刷新了行業項目的新紀錄,被業內稱為玻璃纖維行業的光遠速度!”李志偉說,“業內之前(投產)最快的速度也要18至20個月。”
如今,光遠新材已經做到七期項目,每一期項目的推進都以最高效的速度要求自己。“光遠起步之初,我們就有一個理念——起步就要與世界同步。”李志偉說,“我們要用最好的設備、最高標準的管理,瞄準行業的最高標準,以世界標準審視自己。”
事實也證明,光遠新材并沒有辜負期待,短短十年時間,它已經成長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專業生產電子紗和電子布的民營企業,并沖刺高端產品市場。
“紅旗渠能修好,項目也一定能干好!”
當初的喜悅猶在心頭,但當初的艱難已經不足為外人道。和很多企業家一樣,李志偉曾經面臨資金難題,集團的資金支持并不足以承擔巨額的項目投入,他四處奔波,尋找貸款“解渴”。
光遠要加速奔跑,要不停地通過投資來拉動項目等級提升,進而邁進更大更廣闊的市場。
2017年,光遠新材啟動上市計劃,2018年初開始股改,2020年12月14日,光遠新材正式在河南證監局進行IPO輔導備案,股權結構得到改善,公司治理得到大幅提升。
2022年8月12日,光遠新材創業板IPO正式獲深交所創業板受理,光遠新材逐夢資本市場,或許只剩最后一步。
招股書顯示,本次IPO,光遠新材擬發行不超過1.66億股新股,募資26億元,用于年產7萬噸高性能超細電子紗生產線建設項目、年產1億米高性能電子布智能化生產線項目、年產8000萬米高性能超薄電子布生產線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。
一幅全新的光遠發展愿景圖正在徐徐展開。“2020年3月,我們啟動了5G用電子材料項目,產品主要運用于5G通信產業,目前已經順利投產,未來也希望在這個領域能夠多承擔企業責任,尋求技術突破。”李志偉說,“我們希望通過IPO使光遠在發展層面加速,力爭通過IPO在3至5年再造一個新光遠!”
“林州一個縣級市,為什么會長出電子級玻纖的高標準企業?”這或許是很多人的疑問。
李志偉想起當年創事初期的一個畫面,他想留住人才,他想留住客戶,他想集中資源一起為行業發展干一件大事,于是在商務會談結束后,他會請客人去參觀紅旗渠。
渠水清澈如帶,天河嘆為觀止,“修建紅旗渠這么難,林州人都做到了,我們一定也有信心把項目給干好!”他對來人說。
推薦內容
分享到